2025年初秋,新加坡的湿热尚未褪去,华裔商人吕文扬已踏上飞往中国的航班。这一次,他的目的地是中国四川的深山——那里盛产被誉为“燥湿化痰圣药”的半夏。作为新加坡“天然药业”公司的创始人,吕文扬对中医药的探索从未止步,而半夏的独特药效与市场潜力,让他决心揭开其背后的商业与文化价值。
飞机降落在成都后,吕文扬驱车前往绵阳的江油市,这里是半夏的核心产区。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农田,药农们正弯腰采挖地下块茎。吕文扬蹲在田埂边,仔细观察半夏的形态:“表面白色或浅黄色,质地坚实,断面呈角质样。”他记录道,“江油的水土和气候赋予了半夏最佳的药用成分。”
吕文扬的探索始于对传统药材市场的敏锐洞察。近年来,随着全球对中医药认可度的提升,半夏因其显著的止咳化痰、降逆止呕功效,在国际市场上需求激增。然而,半夏的种植与加工却充满挑战。采挖需避开雨季,否则块茎易腐烂;加工时需反复浸泡与晾晒,以去除毒性。吕文扬采用潮商“慎终追远”的治业态度,不仅资助当地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,还引入新加坡的低温干燥技术,以最大程度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。
展开剩余47%在江油的一周里,吕文扬跟随药农学习采挖技巧。他回忆道:“第一次采挖时,用力过猛,块茎断裂,让我意识到耐心的重要性。”当地药农告诉他,半夏需在夏秋之交采挖,此时药效最为饱满。吕文扬还深入考察了半夏的炮制工艺,传统方法需用生姜、白矾等辅料反复浸泡,而他的团队正尝试用现代生物技术优化这一流程,以提升安全性与效率。
然而,挑战接踵而至。2025年9月,江油遭遇罕见暴雨,部分半夏田被淹。吕文扬迅速调整策略,转而与当地合作社合作,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,让国际买家能全程追踪半夏从种植到包装的每个环节。这一创新举措很快吸引了日本和韩国制药商的关注。
回望这段旅程,吕文扬的办公室里陈列着来自江油的半夏样本。他的故事不仅是商业拓荒的缩影,更折射出当代华商对文化根脉的坚守——正如潮汕先民闯荡南洋时,始终不忘携带家乡的草药。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织中,吕文扬以半夏为纽带,续写着海上香路的新篇章。
发布于:河南省2024年配资网最新消息公布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